《稻草人》一书中收集作家叶圣陶的故事,而每一个小故事都有着属于它蕴藏的意义。
其中‘稻草人’这篇故事,以稻草人的视角讲述了在稻田里的稻草人看到周围凄惨的事件在一点点的发生。
在稻草人眼中,它内心非常愿意帮助那些正陷入危险的中的人,但它有心无力,因为它只是一个不会动的假人。
于是它只能看着老主人的水稻被虫子吃得只剩下光杆,渔妇的孩子饿得脸枯瘦。
对于稻草人来说无疑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将周围的事物看得一清二楚却无法动弹,无法去帮助被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陷入困境中。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有些事情也不是随着个人的意愿而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却又在发生,这就是现实吧,人总要经历一些心酸的旅程,不只是在自己的人生中,或是别人的人生中。
童话是非常唯美的东西,因为美好,为此吸引了不少人的念想。随着一个人年龄的渐渐长大,对事物也越来越看得清晰,很多时候童话只是有着美好的外表而已。能够写出美好的童话,我想内心中必然是剥开了现实的残酷,现实的真相,剥开外界的干扰进而构建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
但是在这本《稻草人》中,尽管是童话故事但处处中折射出道理,使得故事又不完全脱离现实。
在这本书中,有几个故事非常有趣,如玫瑰和金鱼’、‘聪明的野牛’‘傻子’、‘最有意义的生活。’
‘玫瑰和金鱼’,‘聪明的野牛’这两个故事有点类似,但是还是有一点点的区别,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们最后都知道原来得到温柔的对待,只是一种陷阱。
玫瑰和金鱼一直以为自己的主人是最爱自己的,可是有一天主人把玫瑰摘了下来,金鱼被主人放进很小的鱼缸中送人,它们都在遗憾中死去,悔恨当初为何不听其他动物的劝告。
城市里的野牛兴奋的对着树林里的野牛赞美到它们在城里可以吃绿油油的草,并且居住也不错,若不是树林里的野牛到城里去,城里的野牛还不知道自己将要被屠夫杀掉。
树林里的野牛虽然没有城里舒适的环境,但是它们有自由,树林里的野牛警示城里的野牛不要被城里温柔的陷阱困住,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城里的野牛逃跑出来。
前者在温柔中一点点地让自己陷入困境,后者则是在温柔中还保持一点点的冷静,最后逃脱了危险,这就是这两个故事的区别之处。
理所应当,免费,从来不是垂手可得,就算有也只是你所不清楚背后有着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你。现实生活中,充满诱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理智是我们所需要明白,知晓的。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傻子’,傻子是无知的,因为他比正常人少了一点东西,那就是智慧,而他比别人多了难得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善良。
傻子从小被人抛弃着,好不容易被收养,好不容易去被一个木工领取做木匠,对他的遭遇来说这其实是在帮助他,因为得以让他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说到善良,老实,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东西,当你对别人好吧,别人就觉得理所应当,并且把你的好看得一文不值,有时候甚至是反过来攻击你。
为何人总是喜欢去挑战那些得不到,却又想东西,为何对那些伸手就有的东西却冷眼相见。
傻子好心让师兄一个人先睡觉,自己独自把全部的木板都锯掉,活是干完了,却被师傅臭骂了一顿。傻子去干活那人家给他分了一点馒头,回家的路上傻子好心的分给难民。邻居回来发现傻子没有带吃的回来,又被邻居骂到是傻子。
好心,善良本来怀的是一颗虔诚的心,但在某些时刻未必得到好的对待。这或许是社会不断进化的一种因素吧,对人好还不行,要带点刺,以防自己被扎伤。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往往那些善良的人,其实才是最可靠的,不是吗?
‘最有意义的生活’这则故事讲述两颗石头,一块小青石,一块小黑石,它们都厌倦了当下安静的生活。有些同伴在城里为为闪耀的水晶,玛瑙。而它们似乎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有一天它们被一群人用铁铲子铲走,小黑石偷偷的溜走了,而小青石跟着那群工人最后和水泥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条道路上的贡献者之一。无数人从它的脚下走过,这时它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其实都有存在的价值,意义,不过这条路需要去不断的探索,去感悟,去发现。
‘不要哭吧,好妹妹,一滴眼泪就像一滴甘露,你得爱惜呀,大风总有停止的时候,就像巨浪总有平静的时候一个样’。这是文中的一句话,不管你处在人生中的那个阶段,也不管你当下的处境是怎样的,它都会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警示,一种勉励。
童话很难等于现实,而在现实中,有时候也需要怀着一颗美好的内心去对待。
用心去观察,现实中处处也会暗藏这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