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研修班”岂可“叫停”了之?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马上就有个“党的先进性教育与执政能力建设研修班”开张,其“会务组”四处发通知,招徕“学员”;讲课专家都是来自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和党校;“研修班”地点全在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而且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靠近边境的地方办班城市,可就近到邻国旅游,出国手续代为办妥。当然,会务费很高,但是去接受教育,名目上光明正大。出门在外自然是公费侍候,谁能说半个“不”字?
然而,这个“研修班”被媒体曝光后,一些相关单位证明,派专家去作报告,绝无此事;有的说,单位公章被盗用了,毫不知情,对于“研修班”的处理,当然是“叫停”了。
以捞钱为目的,有损害党的形象的“研修班”,难免让人产生疑问:相关单位领导说是没有批准本单位专家去讲课,但有没有共同利益驱动而“暗渡陈仓”,一旦出事儿便进退自如呢?这其中有没有一些人“走穴”呢?被盗用公章的单位是真的“毫不知情”,还是在“毫不知情”的后边有着利益分成呢?“研修班”的组织者,是社会闲散人员,还是在岗的“公职人员”呢?已经向“研修班”报名的有多少人,都是些什么人呢?在这种不明不白情况下,一声“叫停”了之就可以了结吗?
这个“研修班”敢于公开“招生”,敢于用严肃的话题做戏,他们看准了后果,大不了被“叫停”,少赚一笔钱而已,不会有什么处罚的,以后吸取“教训”干得再巧妙些。
我们有着许多不当回事的“小节”,比如公费旅游,大办生日,大收礼金等等。此类事情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声“叫停”了事而没有让相关人员付出高额的代价。因为组织者付出的成本太低了,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这确实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了。赞